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3 题号:6867256
随着《舌尖3》的热播,售价为1299元的章丘臻三环铁锅迅速成为网络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这款手工铁锅成为网红后,网店销量同比增长近6000倍,给臻三环合伙人刘紫木带来了幸福的烦恼。因为手工铁锅制造分十二道工序,七道热锻,五道冷锻,完全不可能快速走量。他的铁锅除了供不应求,还面临冒牌产品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电商平台,他不得不选择网店铁锅产品暂时下架。 山东章丘打铁文化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章丘打铁文化传承的结果,是当地仍有一批使用“最笨的古法”打造铁锅的老匠人。看得到锤印,摸不到锤坑,最后打到密度最高,油和菜质不会渗入,就像物理涂层一样,一锤一锤地靠几万锤的钝打才能实现。这虽是笨办法,但出来的东西是健康的,这也是为什么它们能传承至今的原因所在。
章丘铁锅,之前一度被视为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如今仿佛一夜之间变得炙手可热,一锅难求,这种快速的v字形市场变化,给了传统手工人一个拷问:我们的传统工艺还有没有前途?传统工匠精神将来如何传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传统工艺传承的现实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工匠精神”是指工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他们不断雕琢产品,改进工艺,并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愉悦。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工匠精神,从鲁班、张衡、毕升等巨匠们惊世骇俗的发明创造,到普通匠人孜孜以求的精湛技艺;从精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国宝,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工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写成的。但是中国这种“工匠精神”并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当前,中国造得了大飞机、高铁、神舟飞船,而大量产品却仍停留在低端水平,以致于大批国人蜂拥海外“扫货”,甚至出现了将超市货架一扫而空的现象。这种反差终于让国人意识到:我们缺乏技术精湛的工匠,缺乏追求细节完美的“工匠精神”;只有重塑“工匠精神”,才能使中国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重塑“工匠精神”的意义。
2018-05-19更新 | 7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送戏下乡、建设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我国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产品供给日益多样化,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但“送文化”是单向的文化输送,农民欣赏文化只是被动接受。目前,不少地方已在乡村有组织地开展“种文化”活动。如,有的地方把喜欢吹拉弹唱的农民组织到一起成立农民乐队,有的地方帮助农民成立书画、音乐、山歌等文艺类协会,还有一些地方支持农民举办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一些地方大力发展文旅演艺产业,引导农民从田间走上舞台,既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某图书馆了解到村民缺乏种养技术等指导,便与“农家书屋”合作,送去有关的图书资料,帮助村民们解决了种养技术难题。不过,也有一些地方“种文化”的活动存在着形式化、任务化的倾向和简单化、“一刀切”的问题。如,有的地方在培训乡村文艺骨干时,培训内容缺乏专业性、实用性,照本宣科念课件的多,结合实际讲专业的少;有些地方的“种文化”活动,沦为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等。

(1)“种文化”能够为乡村振兴赋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种文化”以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3)结合材料,请你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20字以内。
2024-05-15更新 | 2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图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2018-09-30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