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4 题号:6946291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看唐诗宋词里那些对乡村的咏叹,便可知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江苏省委省政府给出的答案是,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战略抓手,抓住三个要素。一是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中,要遵循乡村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质感。二是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斑驳的庄台祠堂、儿时的民间故事、传统的非凡技艺……乡村蕴含着社会变迁中的一切基因,通联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充分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才能根牢魂定,孕育出村落的独特气质与性格。三是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复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在“生态、风貌、文化”三个层面建设上下功夫,展现乡村魅力,让农民重新认识家园,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才能防止农村“空心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江苏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北京APEC会议是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文化盛会。舌尖美食、民间工艺、场景设置等都传递着东方文化的悠长古韵和精深之美,既提升了文化软实力,也为经济合作添光溢彩。其中,各经济体领导人身穿“新中装”更是一大亮点和重头戏。“新中装”以“中”为根,款式、面料、纹样、工艺、色彩上都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深厚底蕴;以“礼”为魂,既寓意吉祥,又华而不炫,整体上气势恢宏,仪式感强,表达了中国人好客之道;以“新”为形,电脑提花机织、中西结合裁剪、寓意亚太经济体山水相依的纹样设计等都别具一格。


北京APEC会议的文化展示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018-01-08更新 | 1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码头的功能在于集散和流通,城市是集散和流通的产物。武汉因码头而建,因码头而兴,其发展变迁与武汉码头的兴衰流变息息相关。武汉码头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既是地理及其辐射范围的变迁和扩展,也是武汉逐步由内陆向海洋、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经济转变的发展轨迹。相应而生的码头文化也逐步由保守走向开放,具备重商崇利、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等特性。码头文化是武汉的无形资本,是有形资本的吸铁石,在码头文化的影响下,武汉正努力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行列。作为武汉人,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并弘扬码头文化的积极特质,为复兴大武汉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传承码头文化对推动复兴大武汉的积极作用。
2018-08-08更新 | 11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发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传统优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积极打造“日照样板”:通过市县志、族谱等文献记录,融入科技创新手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村民自治价值理念高度融合的乡村文化体系;整合重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编写普及校本教材,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传统村落建设,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与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相统一,打造茶旅融合示范村,形成茶园美、新村靓、产业兴的新格局;开发非遗文化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等旅游活动,推进“非遗+旅游”跨界融合发展,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打造有温度的文化产品、文化包装,真正实现“可带走的记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日照样板”是如何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日照样板”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特征。
2022-11-27更新 | 4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