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2 题号:70747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概括:“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根据这一判断,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

材料二: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改革开放40年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在物质生活层面,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有短板,这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新的全局性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这一论断为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为实施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当前我党做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论断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先进文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3)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实践和理论都需要创新,青年学生身处校园,请你结合实际就教育创新提三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党的十九大从全局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战略安排。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用乡贤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来推动乡村文明和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充分理解乡贤文化所具有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挖掘和发挥乡贤文化的巨大潜力与积极作用,用乡贤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1)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分析乡村的振兴对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有何意义。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以乡贤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3)请你写两条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标语。(符合主题,每条15个字左右,要朗朗上口)。
2018-12-19更新 | 2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有专家指出,长江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要让长江流域的文化要素互相流通,文化感情更加密切,文化传统得到传承,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谐度和持续度。只有文化这一软资源、智力资源、历史资源、非物质资源、创新资源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利用,才能通过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和人的品质、创新经济,减少对物质的消耗,使经济社会得到平衡,人地关系达到和谐。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的作用角度,阐释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二   文艺创作彰显中国精神,是所有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种种文艺怪像,正是文艺创作精神缺乏、灵魂缺失的表现。有灵魂,作品方能不朽,失魂丢魄只会使文艺变质变味。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彰显中国精神,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从当代社会中感人的事迹、典型的人物中寻求丰富的素材,在文以载道的意义上呵护和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彰显出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要普及和传达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能够增强民族的骨气和底气。在立足中国文化意境、文化精神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艺,形成世界性的视野。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艺创作应怎样彰显中国精神。
2017-04-01更新 | 13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可以说,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
     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用好氛围为书香社会添活力,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宁德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弘扬‘闽东之光’建设书香宁德”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举措,宁德市委文明办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书香伴成长”亲子阅读图文征集等一系列活动,推动文明家庭创建,促进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1)从“文化与生活”的角度谈谈宁德市政府倡导“建设书香宁德”的理由。
(2)请为“开展弘扬‘闽东之光’建设书香宁德”这一主题活动写两条宣传语,要求每条宣传语不得超过20字,言简意赅、主题鲜明、朗朗上口。
2020-12-11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