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形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7235302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说:“天下未有不动于心而其口有声者也,天下未有已动于心而其口无声者也。动于心,声于口,谓之诗”。诗,对于作者而言是“独有诗心在”,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诗心”往往需要外界的激活。这说明
①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文艺创作离不开文艺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④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12-15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漫画《逛庙会》充分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④文化是一种艺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8-10-19更新 | 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拜月习俗。到唐代,中秋节正式形成,赏月逐渐成为全民族的习俗。中华民族赋予了“月圆”丰富的人伦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月亮文化,“团圆”成为中华儿女共同追求的生活愿景,成为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之一。这表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月亮文化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
④月亮文化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16-11-26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