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 辩证否定的实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3 题号:75915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2017年春节,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广受关注,这些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热”,广大人民群众在节目中得到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提高,表现出参与面广,参与主体多,参与形式载体多样的特点,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抓手、发展有路径,取得实际成效。


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有关知识,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如何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8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面对纷繁复杂的困难挑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同时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奇迹,要保持韧性、耐心和定力,尊重规律,如此才能更好地去创造方法、谋划思路。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知识展望我国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未来。
2024-01-23更新 | 282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可能是父母最希望孩子能够养成的习惯之一,然而面对繁复巨大的童书市场,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如何为孩子选书,始终是困扰诸多家长的问题。有出版专家提出“儿童应当实施分级阅读”:即把合适的书籍,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递到孩子的手中。让孩子爱上图书,感受到图书之美,走进图书的世界,承继优秀的人类文明的成果。以此细化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其中欧美儿童分级的阅读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因此可以引进美国的“蓝思分级阅读测评体系”。因为它比较成熟,可以匹配读者的阅读能力和读物的难度等级,从而辅助教师、家长为孩子选择适合的读物。

单纯以年龄划分并非“分级”。应该鼓励更多的机构和专家大胆探索,百家争鸣,各自拿出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再广泛征求意见,汲取和融合各种方案的长处,从而可能最终形成社会各界认可、适合中国儿童使用的“中国儿童分级阅读评估体系”。


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评价专家提出的措施与建议是否一致,并加以分析说明。
2019-11-19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十四节是我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指导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而制定的,伴随着气候变暖的趋势,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指示功能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二十四节气时间是固定的,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是动态的、不断丰富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老百姓必须结合当时的气候及农业种植条件,与时俱进地将二十四节气本地化。农民也根据气温、降水变化不断予了节气新的内涵,动态地修改和完善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成农民安排农事的依据研究发现,二十四节气对中医治病和养生也有很大指导作用。


结合材料,从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的运用二十四节气。
2019-12-07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