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818466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治沙英雄”石光银奋斗40余年,累计治理荒沙、碱滩22.8万亩,植树4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为我国治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荣誉称号百余项。石光银从小在沙窝里长大,饱受风沙之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怀着为沙区人民锁住黄沙、拔掉穷根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信念开始尝试造林治沙。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敢为人先,毫不犹豫地和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沙3000亩的合同,成为全国农民承包治沙的第一人。石光银创办的治沙公司,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的治沙模式,通过大办沙产业,实行农林牧、种植养殖并举的办法,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户在治沙中得到实利。如今,石光银的治沙公司资产总值已达1亿多元,年纯收入达100万元,成为一个集造林治沙、种植养殖、旅游观光、科技示范、农工牧一体的大型绿色庄园。


(1)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石光银能够成为治沙英雄的原因。
(2)有人说:“石光银的成功,是在人生奋斗中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果。”请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阐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石光银是有梦之人、追梦之人。我们都应成为有梦、追梦之人。请说出一个你的梦想,并用一句话阐释它与中国梦的关系。
18-19高三·重庆·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017-07-01更新 | 5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了我国经济,外部环境严重恶化。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作出新安排,在原有“六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等“六保”新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较快扭转了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大范围停滞的局面,实现经济V型反转,使我国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提振了国人信心。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央政策调整的原因与意义。
(2)在这场疫情中,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弘扬抗疫精神。请你说说中华民族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2021-12-10更新 | 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要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1)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2016-11-26更新 | 10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