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5 题号:868279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岳西县是大别山片区国家级贫困县,同时还是革命老区和生态功能区。围绕“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全县人民经过四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勇当全省脱贫攻坚排头兵,成为我省第一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材料一   近几年岳西县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走好生态发展、旅游发展、创新发展三条道路。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为重点,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坚持走绿色减贫道路。以茶叶、蚕桑、蔬菜、林药、养殖、构树、旅游、劳务、电商、光伏“十大产业扶贫”为抓手,推进‘“四带一自”模式,实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脱贫门路,探索并完善了一条具有岳西特色的脱贫之路。

材料二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拔“穷根”。岳西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建立全过程、一整套的教育扶贫资助补助政策,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将县外就读建档立卡贫困生纳入资助时象,四年来共发放学生教育补助2 197. 487 5万元、扶贫助学货款3 173. 325万元,实施“雨露计划”1 121.45万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说明岳西县成功脱贫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教育扶贫拔“穷根”的合理性。
(3)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脱贫攻坚提两条建议。
19-20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占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份额
中国不足4%不足3%
发达国家平均在10%左右,美国达25%美国高达43%

注: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是3 100亿元,占GDP的比重是1.94%。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是1.8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48%。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是2.1万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7%。
材料二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从小到大,势头良好,整体实现了较快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稳步提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逐年加大。只要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文化产业有望在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释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2016-11-26更新 | 1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积极活动的总和,在当今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和网络游戏四人类型。目前,拥有8.72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火的电子零售市场,2014年公布的销售额达到4262.6亿美元。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预言,2025年,互联网经济将在中国的CDP总体增长中占据22%的份额。
材料二 有人说,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体现着平等、开发、共享的特征。它表现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海量数据取胜、专注到极致、注重口碑。可能你做到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都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想问题。
(l)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阐述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意义
2017-02-08更新 | 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8年12月8日,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和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探月工程重大专项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嫦娥四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及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分别由航天工程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承担各项科研任务。中国航天人始终充满信心,敢于攻坚、勇于创新,不怕困难,敢担风险,闯过了一个个难关,我国计划在2020年前按“绕、落、回”的发展思路分3期组织实施,实现探月工程既定目标。

2019年2月15日,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发布了嫦娥四号着陆区域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环形坑,分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着陆点所在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嫦娥奔月”是我国流传很广的神话故事,民间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以“嫦娥”命名的嫦娥探月工程,有着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也给“嫦娥”赋予了新时代、高科技的含义和中国航天人团结创新的精神。嫦娥探月工程的逐步实施,将促进我国高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全民族综合素质、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12月19日,重1731克的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序幕,开展月球样品与科学数据的应用和研究。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嫦娥探月”内涵的理解。
2021-01-18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