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979920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景德镇是千年瓷都,陶瓷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

材料一2019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以下简称瓷博会)于2019年10月22日落下帷幕。本届瓷博会是一场文化的盛会、艺术的盛宴、共赢的盛典:猪八戒网景德镇八戒工厂、高端日用精细肉瓷目、肉瓷文化创意国区项目等六大陶瓷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达11亿元;举办了2019景德镇“唐英杯”陶瓷艺术“百花奖”优秀作品展,充分展示了陶瓷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举行第四届“CHIN•中国”(上虞)陶瓷艺术设计大展、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师作品捐赠和中韩著名教授双人陶瓷艺作品展等活动如今的瓷博会,在再创千年瓷都新辉煌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近年来景德镇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勇闻新路;:支持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陶阳里历史街区、老厂区、老里弄、老窑址等一批传承项目建设;鼓励在生产中传承,从而确保手工制瓷技艺得到活态性传承;历经3年时间,拍摄完成了手工制瓷技艺大型纪录片《匠心冶陶》;100多名国内外艺术家常驻该市,每年超过5009“洋景漂”怀揣艺术梦想不远万里来到景德镇学习交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举办国际瓷博会对再创千年瓷都新辉煌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景德镇市的新路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几个世纪的奥运会熔铸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材料一   北京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始终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坚定践行者。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当下,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最大限度高效使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遗产,各场馆按“一馆一策”“一场一策”要求,落实防疫方案,相比往届奥运会,颠覆传统的“点火”仪式平静而有力,温暖而简单,这个奥运百年来前所未有的“最小火炬”,使古老的东方文明和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完美结合,定格成历史上一个经典的瞬间。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通过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实力和风范,整个冬奥会大规模运用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各种数字化技术,并将丰富多彩的中国风元素融入了会徽吉祥物和场馆设计中。奥运赛场上,中国运动员良好的身体素质、高标准的竞赛水平、乐观的态度,也向世界传递着活力和中华文化。冬奥会极大激发了我国冰雪爱好者的热情,带动了全国三亿人参与,冰雪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培训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愿景。


北京冬奥会是疫情下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性综合性体育盛会,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成功举办冬奥会的文化意义。
2022-04-08更新 | 33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微公益:全民公益的造梦行动
       一份免费午餐,让万千贫困学子不再饿着肚子上课。
       一场微博打拐,唤醒了公民对打击拐卖儿童犯罪的热忱。
       一次冰桶挑战,让大家意识到公益原来不全是悲情。
       中国正大步流星跨向公益新时代。只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机会投入公益,哪怕在社会底层,也能日行一善,比如随手清理路边的垃圾,比如给老弱病残让座,甚至,哪怕只是给迎面而来的路人一个微笑。每个人都有体温,每个人哪怕仅仅用体温都可以温暖同胞,温暖世界。这就叫微公益,也正是全民公益之精髓所在。它的要义倒还不是通常所称的好人好事,而是每个人都用爱心,用善意来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不仅让世界充满爱,充满善,更让自己获得快乐和尊严。微公益,或者说微革命,就是点燃每个人的心灯,每个人心中酌爱和善,用它们照亮中国,照出一个光明的新中国。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开展微公益活动的重要意义。
2018-04-19更新 | 11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历史上不乏能工巧匠: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如今,中国制造也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蜚声海外。但近年来,中国人争相到海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牙膏、洗发水……让“中国制造”颜面尽失。其原因之一就是“工匠精神”的沦落。痛定思痛,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使中国制造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
2017-08-12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