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鄂琼两省2024届高考最后两周冲刺卷(一)历史试题
全国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6 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1. “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A.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B.传统秩序的逐步瓦解
C.华夏认同感日益增强D.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印度佛教造像传入中国后变化巨大。北魏佛像更突出主尊,显示北方民族强悍作风,强化佛像的帝王尊严。南朝将印度衣薄透体的造像风格改造成中国化佛像,符合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这一变化体现了(     
A.民族融合推动文化认同的发展B.北朝的皇权较之南朝更为强势
C.政局和地域对佛教文化的影响D.丝绸之路有力促进佛教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后梁太祖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投降唐朝后以汴州为据点逐渐扩大势力,后废唐自立建后梁;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而获封陇西郡王的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后其子灭后梁建后唐;地方上抵抗起义军的地主土豪武装,后建立南方十国。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农民起义深刻影响唐末五代政局B.藩镇割据导致了唐朝的土崩瓦解
C.唐末战乱推动藩镇割据局面形成D.宋朝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农民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宋代,苏州蚕桑业以太湖洞庭山一带最为兴盛,蚕桑生产者主要以购买商品粮为生。此外,江西蚕桑业也有发展,大部分州、军都有蚕桑,鄱阳湖一带、临江军、建昌军及筠州等地蚕桑业颇为兴盛。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蚕丝生产地位超过粮食种植业
C.海上丝绸之路兴盛D.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进入“康乾盛世”,汉口可谓“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这反映了清代(       
A.集镇的专业化分工B.汉口成为全国第一大镇
C.工商业集镇的发展D.交通发展对集镇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言:“近二百年,欧洲学术之盛,远迈古初。……顾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其中所论,与吾古入有甚合者。”严复之说旨在(     
A.梳理中外学术源流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倡导西学中源学说D.强调维新变法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厂丝和土丝市场产销状况统计(单位:担)。其中,土丝主要是供土法纺织者购用,厂丝主要向欧洲出口。据此可知(       

年度

土丝

厂丝

1881—1882

11526

1885—1886

2567

4457

1890—1891

3276

10317

1895—1896

2474

20629

1900—1901

1037

31038

A.经济发展具有转型特征B.传统手工行业逐渐崩溃
C.机器化大生产占据主导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截至1927年4月,湖北省各地已发展工会会员40万余名,共青团员2万余名,农协会员171万余名,妇协会员3万余名,1927年7月,湖北省69个县、市中,已有65个县、市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除武汉三镇外,各地特支以上党组织所属支部约500个,党员增至1.7万余名。这表明(       
A.革命形势助推进步力量成长B.国共两党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C.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D.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得到纠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53年9月27日,新中国举行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纪念会,会场并列悬挂着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的画像。在这个活动中,屈原作为“人民诗人”和“民族文化英雄”被纪念。对屈原的纪念(     
A.有利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B.树立了新中国崭新的国际形象
C.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D.利于增强民众对新中国的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