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 国际联盟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8 题号:1001823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传统国际法认为,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是合法的,国家有诉诸战争的不容置疑的权利,即所谓“诉诸战争权”。

——一刘海山《裁军与国际法》

材料三   ……国际联盟作为一个工作机构来说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所努力促进的理想,它所引起的希望,它所制定的方法,以及它所建立的机构,都已成为文明世界政治思想活动的重要部分,它们的影响将一直存在到人类消除国家和民族界限的融洽无间的时代。

——【英】华尔脱斯《国际联盟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
(2)结合材料二、三,想一想国际联盟的成立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3)结合当今世界各种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事实,思考国际联盟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知识点】 国际联盟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材料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发表了“十四点原则”的演说。“十四点原则”的内容涉及:公开外交、集体安全、民族自决、国际联盟、裁军非战、贸易平等、航海自由、公理正义等等。“十四点原则”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舆论的反应不尽相同。英国、法国、意大利对该原则的实际作用产生怀疑。由于德国不愿放弃自己的战争目标及独霸欧洲的野心,所以也回绝了威尔逊的建议。虽然各交战国都没有接受“十四点”原则作为媾和的基础,但在巴黎和会期间,威尔逊不倦地推销他的计划,最终实现了在凡尔赛条约中加入了关于创建国际联盟的章节。

——摘编自汪津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2019-08-21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材料三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国际联盟,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国际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20世纪30年代的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国际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何春良《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劳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态度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成立后所发挥的真正作用。

2018-03-20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知识分子不仅是指以阐发或者运用知识为核心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更是肩负重要责任的社会良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知识合作委员会是1922年在国际联盟的支持下成立的学术机构,相当于国际联盟的“科学处”。宗旨是促进人类智力和文化进步而重新联合起来。国际知识合作委员会中有两位声望很高的学者,他们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玛丽居里。但是1930年,爱因斯坦因不满国联在改善国际关系上的无所作为,提出辞职。

材料二:美国学者霍夫斯塔德和以色列学者康菲诺认为,现代“知识分子”(intellectual),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①一方面是与他们专业知识或技术知识分不开,他们不复限于用专业知识来为自己谋生,而是要敢于挑战权威,认真地在专业范围内追求真理;②另一方面是在其本职之外,有一种在求真的精神上发展出来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良心,对一切公共利益的问题都抱有深切的关怀。

——上述材料均据北京大学物理系网站“爱因斯坦年表”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的宗旨,指出国联盟约中的哪一原则使得国联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无所作为”?
(2)阅读材料二,您更侧重“知识分子”的哪一方面的内涵?结合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予以论述。
2019-02-22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