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探索与失误 > 国民经济的调整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29 题号:10044889
邓小平在1962年7月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这说明当时
A.摆脱了“左”倾错误的束缚B.隐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萌芽
C.中央下放农村经济管理权力D.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0·江西·一模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苏关系B.自然灾害C.经济困境D.抗美援朝
2021-10-03更新 | 1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如果以时间为序,将政治因素(政策)作为外力、经济因素作为内力,在两者合力的作用下,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所表现出来的变革或变迁的轨迹如下图。下列解读准确的是

注:O点开始的对角线为假设的农村发展正态趋势(如线段OA为1950--1957年的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各点到O线的垂直距离表示偏离正态的程度。
A.AB段为1958--1965年
B.BC段为1961—1965年
C.CD段为1966--1982年
D.DE段为1966—1978年
2019-07-26更新 | 1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C.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2021-12-21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