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0077724
下面为1951—1972年美苏两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率的统计(单位:百分比/年平均)表。

据此可知
A.苏联经济增长的方式劣于美国
B.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C.斯大林模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苏联沿袭传统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0·全国·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后在《莫斯科日记》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的“某种消极的东西”“不可避免”的根源是
A.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B.苏联个人崇拜现象普遍
C.罗曼·罗兰仇视社会主义
D.斯大林专权独断的作风
2018-04-07更新 | 3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斯大林意在强调
A.加强重工业建设的必要性B.增强国防实力的迫切性
C.结束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D.建立计划经济的可能性
2020-07-22更新 | 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
①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
③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④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⑧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7-07-25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