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008464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楚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万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一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0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涨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列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o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2)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o……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3)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材料三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o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4)法国启蒙思想曾对近代前期中国的哪几次救亡图存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三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2020-04-07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创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汉代大儒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赞许并采纳,有利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有哪些思想主张?
(3)宋明理学有哪些代表人物?(至少列举出四人)
(4)结合中国国情,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为何没有像西方启蒙运动思想家那样,推动中国社会进入近代社会?
2019-03-03更新 | 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认为,要靠礼和道德来治理百姓。他们主张清用西周初期的体制,还指望老办法活国,就成为保守派了。但在另一方面,他们又是革命派,因为在他们的思想里,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他们不再坚持以出身贵贱和财产多少来划分社会等级,而是以道德来划分君于和小人的分野。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二   新民本思想以前所来有的力度的束君主权力。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途径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新民本思想在尊君和服君的同时,却无法摆脱旧的传统思想的羁绊,最终选择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顺利驶向近代民,主的广间海域。

——根据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解构专制一明宋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孔子思想中“保守派"与“革命派”的具体表现,并分别举例说明战国时期儒家后继者对于这两大倾向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其政治观。

2020-07-28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