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84 题号:1009062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二 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旨在通过“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艰难和痛苦”。                                     
——德•怀特《现代美国(1896—1946)》
1933—1939年PWA帮助建造了全国近70%的新校舍,65%的县政府办公楼、市政厅和污水处理工厂,35%的医院和公共卫生设施,10%的道路、桥梁、地铁和类似的工程建筑。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及其作用?(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4分)
(4)上述调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1946年的饥荒笼罩着日本。美国政府认为,饥荒容易导致政府的垮台和极端主义的滋生、蔓延。1946年1月,美国第一艘载有1000吨面粉的运粮船驶入东京港,战后日本的粮食进口由此开启。同时,美国占领当局引导日本政府颁布了《紧急粮食法案》,规定征收农民的粮食来充公。美国人的粮食援助缓解和缩短了日本人的苦难期,加深了日本民众同美军和美国文化的亲近感。

50年代初日本的农业朝自给自足的方向迈进,美国却出现了农业生产过剩状况。1955年在美国的诱导下,美日达成第一个“480号公法协议”,美国将价值8500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到日本。此后连续几年,美日达成多个“480号公法协议”。另一方面,美国促使日本撤消了对麦类的统制,大肆宣扬西方的面粉食物是进步的,日本的传统米饭饮食是落后的,日本人的饮食结构进一步西化,面食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美国谷物协会、玉米种植业协会在日本各地设立家畜和饲料加工农场,提升美国粮食的新价值,实现对美国谷物利用的最大化。在美国人的努力下,1965年日本成为美国粮食和饲料谷物最大的出口市场。1973年全球粮食价格飙涨,美国采取强硬手段限制粮食出口,日本因此遭受巨大打击。

——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政策及意图。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后美国粮食政策对日本的影响。
2022-05-28更新 | 1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民主党每周广播讲话重申他的最新“经济振兴”计划,透露至少创造250万个就业岗位的5点具体构想: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使之更加节能;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在美国各地推广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
材料二 这场席卷全球的最大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止息,2010年2月15日,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国新闻网等
请回答:
(1)简要比较材料一中奥巴马计划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相似之处。与罗斯福新政相比奥巴马的计划有何新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各国领导人应对危机的策略。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他们采取上述策略的原因。
2013-01-05更新 | 5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一般为正值、负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3)。



1886- -2002 年美国GDP增长率波动

——摘编自【英】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等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而同期美国GNP只增长了68%,年均增长率只为2.3%。19811985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农业产值、投资额、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3.2%、3.6%、1.0%、3.7%、2.7%,19861990年分别为1.8%、2.6%、0.5%、0.3%、2.0%,1990年分别为-4%、-1.2%、-2.3%、-19%、-3%。

——摘编自杨荣、季正矩《经济建设的成败与苏联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1917—1940年苏美两国经济均出现增长的相似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2023-11-15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