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5 题号:10092226
唐代中后期,节度观察使成为道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并拥有司法权。到五代时期,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并称为“两使判官”,代表节度观察使具体承担了对州县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改变了唐初州县案件直接上报朝廷、由刑部进行审复的司法程序。这种变化
A.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B.扭转了武夫乱政的割据局势
C.适应国家法制化运作的需要D.促进了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汉武帝元狩五年,在丞相府内设置丞相司直,“章佐丞相举不法”。其直接目的是
A.考察选拔官员B.监察百官行为
C.提升内朝地位D.分割丞相权力
2017-06-14更新 | 2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汉代专门设置刺史监督地方官员,宋代设置通判监督州郡长官。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开创了监察制度D.导致了地方割据
2020-07-21更新 | 2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代在中书、门下设谏官,直接向皇帝提意见。武则天在两省设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凡发令举事,有不便于时,不合于道者,小则上封,大则廷诤”。唐谏官的设置
A.着眼于皇权的强化
B.分化相权,提高效率
C.益于减少决策失误
D.承旨封驳,效能有限
2017-03-20更新 | 2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