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9 题号:10107408
明朝万历以来,松江地区就有男子以缝袜、制鞋为生的。太仓城中,有许多男子靠操轧花生活。温州地区,除妇女勤于纺织外,许多纺织品是出于男子之手。这种现象表明
A.传统社会分工变化B.租佃关系日渐发展
C.工商市镇普遍兴起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晋商尊关公为武财神,强调是保护商贾之神,于是在本省各地建造关帝庙,并以会馆为载体推及全国,从而出现了“村村建有关帝庙,九州无处不焚香”的局面。晋商如此推崇关公的主要原因是
A.与关公有着天然亲近感B.官府的大力推动
C.奉行诚信经商以义取利D.官方哲学的束缚
2022-05-07更新 | 1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清代相邻的集市,群集期相错,互不冲突,还形成专门的名称,如河北的“差花集”、广东的“插花墟”、广西的“交又墟”、四川的“转转场”等,商人们在相邻几个集市中逐日赶集,轮回贸易。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农村商品经济繁荣B.区域分工日益细密
C.长途贩运较为兴盛D.市镇经济发展迅速
2021-09-05更新 | 2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5年,面对就业压力,有网友建议穿越历史回到明代的南京去找工作。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工人
B.到徽商票号做收银员
C.创办珐琅彩瓷烧制作坊
D.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大商人
2017-07-22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