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0134818
《大清律例》规定:科道官(清代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受人馈送、收入财物,以及买卖多取价利,较其他官员罪加二等处罚。御史纠弹要有实据,不得风闻言事,对于捕风捉影者予以制裁。这说明当时
A.监察官受到严格的监督B.形成了独立的监察体系
C.皇帝掌握着最高监察权D.朝廷对社会的管控加强
2020·江苏·三模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史载唐前期,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谓诸御史曰:“弹劾大臣不先向大夫请示,这合乎道理吗?”众人都不敢回答,只有御史萧至忠道:“故事,(御史)台无长官。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奏请奏当专达”。承嘉惭。这表明唐代(     
A.监察官员具有较大独立性B.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
C.御史的监察范围不断拓宽D.政治制度趋于成熟完善
2022-09-07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吕氏春秋•勿躬篇》记载管仲对齐桓公说:“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大谏之官。”材料表明管仲
A.拒绝齐桓公封其为相的建议B.建议齐桓公制定君臣等级序列
C.重视设置谏官监察国君得失D.主张严厉处置进谏犯颜的大臣
2017-08-04更新 | 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两汉时期,存在着以谏(议)大大为代表的大夫类束官和以侍中为代表的侍从类谏官。下表为两者的官秩变动情况。造成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谏(议)大夫侍中
西汉八百石六百石
东汉六百石比二千石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选官制度的演进
D.儒学地位的上升
2019-07-17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