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0231106
明清时期,称谓门类繁多,侍者、会办等职业称谓与知府等官衔称谓、举人等学衔称谓,都为其中同等的称谓类别。这反映出当时
A.社交语言丰富B.社会结构变化C.市民阶层兴起D.君主专制强化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传统社会以等级森严著称,士农工商,“士”被尊为四民之首,而“商”则居于四民之末。到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绅商”一词频繁出现。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A.资本主义经济日益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彻底瓦解
C.传统社会观念受到冲击D.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023-02-10更新 | 8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清时期,湖广、江西等地成为新的粮食生产中心,承担了向江南、福建、广东供给粮食的任务。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货币制度的改变B.交通方式的变革
C.地区经济的差异D.土地制度的调整
2020-04-26更新 | 1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增设了一些县城,部分县城是设在“力量雄厚的集镇”,而像上海、嘉定等地在设为治所前,已然是繁荣的贸易港口或内地商业市镇。这说明当时
A.地区经济被密切关注B.地方管理模式得到创新
C.江南交通已相当发达D.经济重心南移已然完成
2020-08-13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