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0236987
希罗多德说:“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里卡尔纳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至于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他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下列对其著史主要目的正确说法是
A.显示希腊人超凡能力B.记录希腊人不朽功勋
C.探究人类活动的原因D.保存遗忘很久的历史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35年之后,范文澜、吕振羽、何干之、尹达等史学工作者奔赴延安,撰写并发表了大量优秀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作品创造性地把传统的君主主体论改造为人民主体论,同时将辩证法确立为主要研究方法。由材料可知,这些作品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C.体现爱国主义思想和文化创新D.促使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2020-06-10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2】在评论商鞅变法时,司马迁说“秦民大悦”,而司马光却说“人多怨之”。史学研究者的正确态度是
A.支持司马迁的说法B.查阅相关史料后自作结论
C.支持司马光的说法D.采用当代学者的权威说法
2013-03-11更新 | 8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参与者,其在变法失败后所著的《戊戌政变记》成为史学工作者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者们通过相关材料的比对发现《戊戌政变记》存在一些不实之处。之前备受质疑的袁世凯的《戊戌日记》则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主要情节被认为是可靠的。这表明
A.《戊戌政变记》不是第一手史料
B.袁世凯比梁启超更具史学规范意识
C.当事人的记录不可用于史学研究
D.史料的客观性受作者身份的影响
2021-05-01更新 | 2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