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 > 中国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03450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相会,会上各人做诗,□□□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即如图。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画。


材料三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代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代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代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汴京的城市经济》


(1)依据所学,将材料中空缺的□□□是指谁?指出《兰亭序》属于哪种字体以及它的书法特点。
(2)透过材料二的图片并结合所学,中国画按题材分,可以分为哪几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元、明时期国画代表作



《清明上河图》(宋 张择端)《墨梅图》(元 王冕)《牡丹蕉石图》局部(明 徐渭)

材料二   “-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完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失脑中反映的产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函作所反映的时代绘画特点。
(2)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明时期画作特点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1-08-31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朱耷、石涛和清中期的扬州派画家不受因循守旧画风的影响,他们不拘成法,构图大胆,笔墨奔放。稍后的郑板桥在精神上与石涛等人是相通的,他笔下的兰、竹、石是他精神的象征,是他自由意志的体现。虽然在绘画思想和风格上明中叶以来的画家有不同的追求,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他们都面对并参与了绘画越来越普及的事实。艺术的实用化也有所发展,书画作品越来越多的作为商品流通。“扬州八怪”多以卖画为生,他们的作品深受当时以商人、收藏家及一般市民为主的消费群体的喜爱。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新曲艺丛书》创作时间段是从1949年10月15日至1950年12月。歌颂新中国,歌颂工农兵,歌颂各个战线不同的基层民众,歌颂新生活,成为《新曲艺丛书》创作内容的主旋律。第9辑的《爷俩逛京城》通过新北京人们思想心态精神状况与旧社会相比较而产生的巨大反差,来体现新北京、新城市、新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新生活自豪而兴奋的情景。第5辑王亚平的《蓝桥恨》是控诉买卖婚姻的一个故事。第12辑王亚平《黑姑娘》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两个故事形成鲜明的对比,抨击了旧社会的买卖婚姻,讴歌了新社会新农村妇女幸福自由的生活。

——摘编自李豫《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方针的制定与实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绘画艺术发展的突出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曲艺丛书》中的文艺作品反映的时代精神,并分析这些文艺作品的创作在当时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9-12-26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都是血肉之躯,是同一个造物者缔造的,我们的灵魂具有相同的力量、相同的潜力、相同的品质。既然我们生来相同,区别我们的主要差别就是品德。具有好的品德并付诸行动的人,称为高贵的人,反之则是不高贵的人。

——摘编自【意】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


(1)材料一中的两幅面各有什么主要特点,它们各自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社会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文艺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2020-02-08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