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7 题号:103969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尽管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对国民性的改造,是对旧传统的摧毁,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上,放在民主启蒙工作上。但从一开始,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埋着政治的因素和要素,如陈独秀通过“最后觉悟之觉悟”所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指向国家、社会和群体的改造和进步,即是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面貌,它仍然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固有传统,也没有脱离中国近代的反抗外侮、追求富强的主线……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争个人的“天赋权利”——纯然个体主义的自由、独立、平等。所以,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疾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下图是根据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的小说《药》而绘制的连环画。

1:天没亮,华老栓就赶到刑场,用积累下来的一包洋钱给儿子买人血馒头,人们纷纷到行刑现场看热闹。

2:华老栓两口满怀期待地看着儿子吃下用买来的人血馒头做成的药,希望它能治愈儿子痨病。

3:刽子手康大叔绘声绘色讲述夏瑜在狱中向牢头宝传革命道理反遭毒打,茶馆里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都说夏瑜“发了疯了”。

4:第二年清明早晨,华大妈和夏四奶奶(夏瑜母)各自给儿子上坟相遇,夏四奶奶看到只有儿子坟上有花圈,以为儿子因冤死而显灵。


鲁迅先生的《药》写于1919年4月,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提取材料信息,对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出阐释。
2022-01-24更新 | 332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2】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意义深远昀“革命”。

有学者提出,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宋代是一个分水岭,发生了许多重要变革,这些变革表现在交通、商业、都市等多个方面。它们构成了“宋代经济革命”的主要内容。


(1)结合所学,概述宋代的上述变革。

(2)对比上述图文材料,结合史实说明“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本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

陈独秀感慨:“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个?”因此主张“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3)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为挽救民主共和制度而开展的启蒙,是为告别中世纪而进行的思想革命”。请结合所学,进行论证。
2020-07-20更新 | 72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好些新的因素推动着人们更新对西方和中国的认识:……1892年,在西方传教士所办的各种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已达一万六千余名。从1815年至1891年间,中国先后创办的各种华文报刊达64种,加上香港地区的6种,共达70种之多,……努力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状况以及近日新闻,为中国士子的视野与世界连接提供了客观条件。同时,有数以百计的外国书籍翻译为中文出版。到外国考察、留学、经商和做工的中国人至70年代末已达80万以上。

——袁伟时《帝国落日》

材料二 在反对了儒学的纲常伦理和一味仿古的旧文学之后,他们又提倡科学方法,回过头来整理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进行古典小说的考证,就是要用现代的观点、科学的方法重新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

材料三   我们试看当时所谓的新文化运动,究竟指的是什么?就当时一般实际情形来观察,我们实在看不出它具体的内容。是不是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零星介绍一些西洋文艺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不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主要途径。
(2)结合上述材料与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传统文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20字左右。)
2020-10-09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