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44 题号:10416540
典签是南朝末由庶族担任的地方要职,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军政长官方能行事。且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汇报“刺史行事之美恶”,故刺史对其恭敬备至,时人云“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这反映出当时
A.典签垄断地方事务B.门阀制度瓦解
C.刺史监察权限受制D.皇权得以加强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A.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2018-09-22更新 | 22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隋书》载:“古先哲王之驭天下也,明四目,达四聪,悬敢谏之鼓,立书谤之木,以开言者之路,犹恐忠言之不至。由是泽敷四海,庆流子孙。”这说明谏议制度
A.是国家兴盛之本.B.是促使君主圣明的关键
C.有利于维护统治D.是官吏效忠君主的途径
2021-09-14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唐代御史台掌管纠察弹劾,也负责大理寺和刑部司法审判,遇有重大案件或疑案,有权参与会审。御史中丞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组成"三司推事",并把会审的结果报皇帝审批。这体现了唐代
A.司法审判具有理性色彩B.监察官员地位最高
C.中枢权力体系趋向完善D.皇权专制不断加强
2022-01-14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