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文化类热点 > 中国梦·探索之路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04210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洋务运动到今天140多年实际上是一个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就需要现代化的政治载体,那么什么样的政治载体能使中国人适应现代化的那种挑战呢?有不同的国际与国内条件的制约下,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政治载体。首先是各种内外客观条件的压力和制约。其次是人们对于富强的各种主观的理解,人们的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和支配了他们做出的政治选择。第三,就是人们在当时可以借助什么样的政治资源来形成他们的政治战略。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政治选择。

——据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知识点】 中国梦·探索之路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国革命具有“高山滚石”效应,革命一旦启动,越滚越急,越滚越猛,前一次的成功,会激励后一次的继续;前一次未能实现的目标,后一次会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去实现,革命的诉求指数不断提升。传统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是不同阶级性质的革命,相互之间有新旧之别,有高下之分,有鸿沟相隔。其实这三次革命是相互关联、递进的。前一次革命为后一次革命“预留”了空间,后一次革命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只有将三次革命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察,才能洞察20世纪中国革命的总体特征。

——摘编自王奇生《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


根据上述材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03-01更新 | 11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建国之后的百年中国梦可划分为前三十年后三十年以及新三十年。3个30年分别形成了3个时代的3个领导核心,前30年是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后30年是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改革开放时代;而目前则有望形成以习近平为“改革开放新设计师”的全面综改时代,其影响力应该会辐射到整个新30年。

——《回望、守望及展望:建国后百年中国梦之三个三十年》(王毅,来源:2016年11月8日,光明网)


请运用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进行论证。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
2020-08-26更新 | 17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天然文化土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通过思想革命使中国人从传统道德或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反对的是封建礼教,而非儒学所代表的基本价值。在文学革命方面,主张文学应描写人生,强调社会政治功能,这与儒家的文学思想是一致的。其主要内容都从儒学传统中吸取丰富营养。此外,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的接受,仅限于把它作为传统更新的工具,例如,五四新文化派不仅把民主理解为一种政治制度,更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过程,这与儒家的政治理想相通。

——摘编自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

材料二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激荡下,急谋改造中国社会的“五四”知识分子,以儒家“大同”理想为价值资源,开始了其探求超越西方模式的尝试,由此而激发了“社会主义”热忱。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包容性。它的终极关怀——共产主义——建立方式的人间性与其大同内核,与儒家的终极关怀有契合之处。新民主主义文化用中国式的共产主义思想重组民族文化,显示出可观的成功势头。

——摘编自许纪霖、陈迭凯《中国现代化史》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20世纪上半期中国思想史的相关知识,以先进中国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提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0-08-19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