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小农经济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10466609
时代变迁,中国经济逐步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辅佐秦始皇治国的李斯的经济思想,在其石刻当中,可以窥见一斑。琅琊刻石言:“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石门刻石云:“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钱穆《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材料二 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被打破,新的因素成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因素,中国社会才向前跨进了一步。总的来说就是:近代中国是这样一个过渡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二十五讲)讲义》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中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在何时开始被打破的?列举“过渡”在经济上的表现。

材料三 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创办的工厂统计(部分)(注:统计是以使用动力的工厂为对象)

年份厂名所在地创办人或主持人资本(元)工人数
1863洪盛机器碾米厂上海60008
1872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县陈启源
1875程恒昌轧花厂江苏奉贤206000224
1878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朱其昂
1879裕昌厚丝厂广东南海陈倠乐
1879机器轧油厂广东汕头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3)据材料三,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材料四 观察下列图表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分别指出“短暂春天”和“短暂发展”两个阶段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回答相关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特点之一: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特点之二:                                                            
特点之三:                                                            
特点之四: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

材料一   官营手工业中仅少府监(负责宫廷手工作坊)所属织染一署,就包括25个作坊。练染方面包括染青、染绛、染黄、染紫等6个作坊。据《唐六典》记载,经常在少府监役使的“技能工巧”的工匠,达到19850人,还不包括官奴婢和官户在内。长安东、西市有200多行工商业,《朝野佥载》中栽,定州人何明远“资财巨万,家有绫机500张”。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简述唐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的特点。

材料二   粮食生产量的增长及其流通范围的扩大,这是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商业及其他一切社会生产繁盛的物质基础。……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的工业原料生产与粮食生产分工逐渐明显。出现有些地区专种经济作物,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粮食生产为主,因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仅有消费品的交流,也有工业原料的交流。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3)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中叶以后商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三   (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求各级官员“留心劝导”,以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大请会典事例》


(4)根据材料三说明康乾盛世时期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0-02-11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者应运而生。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杭州人张翰的祖先,(明朝)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岳麓版必修2》

材料三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一化三改造”的内容,它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1956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主要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

——郭大经《中国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出现什么经济现象?导致这一经济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改”是哪三个方面改造,概括“三改”的历史意义。

2018-05-18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关系的变动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

图二废井田开阡陌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模仿下面的示例,简介两税法。
示例:租庸调制
唐初实行的赋税制度。规定凡是均田人户,均按丁承担定额的租调,并负担一定的徭役。
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租庸调制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两税法
2022-03-23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