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0 题号:1052735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东番禺邑巾女红以纺织为业,近洋纱自外国至,质松价贱,末俗趋得,以充土纱,遂多失业矣。……同一时期,中国的棉花、豆类、糖类、烟叶等农产品的出口却迅速增长。……“公行”制度取消,允许外国人和中国人直接进行交易,使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买办阶级。

——据《中国近代经济简史》等整理

材料二 《海国图志》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领域的变化,结合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取得的特权说明变化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师夷长技以制夷”命题提出的影响,并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海《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依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朝贡贸易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   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终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为标志走向解体,……根据《中英南京条约》及随后于1843年签的细则性附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约》,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中国主义的原则建立通商口岸和租界,即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口岸开通商。后为国内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所迫,清政府面对英国、法国、美国领事联合在各自租界征收关税的事实,设立了海关总税务司,并在各口岸的海关设立一个外国税务司,这一海关体系的建立,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提供了一种制度化的保证。

——摘编自张明之《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形态的变迁》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朝贡贸易体系走向解体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条约通商贸易体制的建立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018-07-12更新 | 1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

/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

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l—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1919

600

13000

75

1625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是什么?有何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读材料二,分别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3)1937——1945年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8-09-02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63年张小泉剪刀在打制中选用浙江龙泉、云和之钢,并实行剪股、剪背用铁,剪刃用钢的方法,首创剪刀“镍钢锻打”工艺,一举成名。乾隆年间张小泉剪刀被列为贡品后名声大作。一时间,打出“张小泉”绰号作剪刀的假冒作坊,最多时达到86家。品牌混乱,生意萧条,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末。1911年,张小泉以“海云欲日”在农商部注册以示正宗,1915年冬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二等奖,产品开始远销南洋。1917年张小泉后人将剪刀表面加工改为抛光镀镍后,更受顾客的欢迎,1929年张小泉牌剪刀荣获美国世博会银奖。至1949年,战火兵灾加上手工作坊式经营和生产,使张小泉剪刀店年生产量仅40多万把。

——摘编自王春华《张小泉剪刀的成功秘诀》

材料二   1731年彼得•亨克斯以双子星座为原型在德国铸造中心索林根创立双立人品牌,依托当地的稀有金属矿产和制刀剑传统,外加三十多道严格的制刀手工工艺,双立人迅速成为刀具著名品牌。1855年巴黎世博会展览会上荣获金奖,1867年成立现代化专业独立钢材铸造车间。19世纪后半期在美国、丹麦、荷兰及法国等国家相继建立专卖店,1895年“亨克斯”商标在德国注册成功,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独揽四项大奖。1939年双立人独有的-200摄氏度特殊冰段技术研发成功,使刀具更加锋利、柔韧性更好、防腐蚀能力极强,之后产品延伸到炊具餐具个人护理用具等,产品数量多达二千多种。

——摘编自何煜雪《双立人品牌浅议》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比较近代“张小泉”与“双立人”发展特征的异同。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小泉”与“双立人”发展结局的不同及其原因。
2017-03-04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