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052907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教育·生活·社会变迁

材料   民国一成立,在废弃清朝的等级服制的同时,民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开始酝酿制定新的礼服标准。大多数人倾向于以西服作为民国男女礼服的定式。这引起有关人士和丝绸行业的忧虑与不满。有人指出:“我国衣服向用丝绸,倘易改西服,衣帽用呢,靴鞋用革,则中国不及外国呢革,势必购进外货,利源外溢,国用愈困矣”,并将导致“农失其利,商耗其本,工休其业”,认为“不如暂仍旧制”。这种观点立刻遭到无情抨击。

随后,有一些人认为:我国同胞欲国之富也,则宜用国货。用国货则改易西服宜尽以国货为之,不必用西人之呢羽。”“装可改,服可易,外国货不可用,国货不可废也。不久,又有人提出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同为礼服并行不悖的建议,立即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意见基本统一:(礼服)议定为中西两式。自大总统以致平民其式样一律。于彼于此听人自择。1912年10月,民国政府正式颁布男女礼服规定。

——摘编自王东霞编著《百年中国社会图谱——从长袍马褂到西装革履》


请根据以上材料进行分析,自选民国初年“礼服之争”的三种观点中的一种(见下表)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言之合理即可得分。
观点支持观点的理由
观点一:采用西服为礼服
观点二:反对用西服为礼服
观点三:西服和长袍马褂并行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晚清上海租界出现的新生活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生活与时代变迁”的角度对材料蕴含的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逻辑清晰)
2020-01-07更新 | 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创刊于1884年5月8日,终刊于1898年8月的《点石斋画报》,对于今人直接触摸“晚清”,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是不可多的宝库。下图为《点石斋画报》刊发的《西医治病》



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2023-03-29更新 | 2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婚礼一般采取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形式。新娘的旗袍或长裙取代了新娘的凤冠霞帔,新郎服有西服、有便服、有满清马褂。民国初期,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基督教婚礼令国内无数青年女子仰慕不已。此后,婚纱便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了。而此前,这是不敢想象的。


根据材料,以近代中国婚礼演变的背景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简要概述。
2019-06-05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