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1 题号:10651784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希特勒微笑地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仪式,但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场,迎战德军。”材料从侧面反映苏联
A.战时共产主义成效显著B.工业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显现D.二战后的改革成就辉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31年,斯大林说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按照计划建成了1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由此可见,当时的苏联
A.新经济政策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扭转了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局面
C.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民生的改善
2021-09-05更新 | 2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2】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时间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均肉类产量(公斤)
1928~192947035
1930~193246020~25
1933~1937440~45015~20
1938~1940420~43025

A.苏联的粮食和肉食人均产量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下降
B.当时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C.苏德战争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D.农业集体化政策对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作用不大
2013-09-06更新 | 6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上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是灾难性。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模式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B.该模式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该模式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该模式忽视了对民生的改善
2021-06-22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