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3 题号:1073398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结合材料与相关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8~1980年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
        年份
阶层
1928年 1939年 1959年 1970年 1975年 1979年 1980年
工人和职员 17.6 50.2 68.3 79.5 82.9 85.1 87.9
工人 12.4 32.5 48.256.8 60.9 60.0 61.7
职员 12.4 17.7 20.1 22.7 22.0 25.1 26.2
集体农民 2.9 47.2 31.4 20.5 17.1 14.9 12.1
全体手工业 74.9 2.6 0.3 0.0 0.0 0.0 0.0

(注:l928年,苏联尚有4.6%的地主。资料来源:贾春增(当代苏联社会等)、辽宁社科院社会学所《阶级、阶层及社会流动》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苏联居民的阶级(阶层)构成及其变化进行探讨(要求:至少形成一个观点,并史论结合进行概括分析,史料与史实要相互印证)
2017-07-25更新 | 8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若把历史发展轨迹放在一个时空坐标系中,在任何一个横向社会时间坐标点上,历史发展轨迹都会对应一个最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如果按着社会时间顺序连续排列这些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就会得到一条上升性的直线式历史发展轨迹——“中轴线”。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轨迹与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发展轨迹演化对比示意图上,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轨迹与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发展轨迹表现出两条立体交叉的运行线路,B点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轨迹起始阶段,BC线路代表着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轨迹,D点代表的是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发展轨迹起始阶段,DE线路则代表着以苏联模式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发展轨迹,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龚培河《“中轴线”理论及其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比与反思》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轨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2-20更新 | 113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现代化发展模式

材料   罗荣莱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在200年的历史进程中,各国现代化走过的道路形形色色,按其经济形态大致可归纳为三大发展类型(见如图)资本主义类型(简称C型)、社会主义类型(简称S型)和混合类型(简称M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化发展模式”,任选一种模式或综合多种模式自拟论题,联系史实加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4-11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