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107617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一人陈启沅于1872年回国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他在掌握法国先进的缫丝技术后并没有完全照搬,而是根据在法国缫丝厂所学,加上自己的专研,改进了西人缫丝机,联合陈淡浦,通过陈联通机器制造厂,批量生产符合自己要求的新式缫丝机,新式缫丝机的运用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西人评价其产品“能够维持出口规格,产品因幼滑稳结洁白的缘故”,不但“交番货不独未尝有过退货,且不时获取西人送来许多奖品”.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企业管理系的陈其均回国后致力于把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应用于管理实践,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推行科学管理制度,对工人的操作进行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确定标准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定额,对完成定额的工人发给较高的工资,即实行所谓计件工资制。这些科学管理创新大幅度增加了产量,降低了劳动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制度创新是成功的,因为这些新式制度介乎于中国传统和西方思潮之间,既保留了一些中国要素又吸收了一些西方因子,灵活而有特点,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大背景下使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适应性更强,更容易获得成功。

——摘编自孙方一《创新在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运用》

材料二


——摘编自王钦、张崔《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40年:制度环境与企业行为的共同演进》


(1)根据材料一,试从创新的角度简要分析广东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成功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制度环境改革的视角概括指出推动现代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措施。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即使是发展最好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仍然没有达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程度。现代工业化的主干钢铁、电カ、煤炭、冶金、机械、化学工业的基础都非常落后,它们在1933年全国GDP中所占的比重极小,整个现代部门和现代制造业所占比重分别只有7%和2.2%,几乎完全被占比重60%的农业部门所遮蔽了。

——朱荫贵、戴鞍钢《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

材料二 中国产业资本(工矿交通运输)历年估计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第112~131页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二三中年代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
2020-08-11更新 | 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中学高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同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经济政策”,做了几张资料卡片。

卡片一:


卡片二:


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2008年8月《大生》

材料三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1)根据材料一,根据卡一并结合所学,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根据卡二并结合所学,解读卡片二中的三个历史事件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调整农业政策的原因及在农业生产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9-08-23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6年方举瓒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在19世纪70年代,这个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了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商企业造。……90年代,发昌机器厂终于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二: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债,那才能救国!”

材料三:朱家三子朱传杰成为一个青年商人,最初经营,一家货栈,后逢张作霖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蔚然成风。受此影响,他瞒着父亲抵押了朱家经营的“山东莱馆”,又联合当地山东和热河商家共同集资兴办了“山河煤矿”,成为煤矿的总经理……日本财团森田物产对“山河煤矿”垂涎以久,对朱家威逼利诱、巧取豪夺,最后夺取了“山河煤矿”的控股权。九一八事变爆发,哈尔滨沦陷在即,国难当头,朱传杰被迫忍痛炸掉煤矿,刚刚开业的煤矿昙花一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昌机器厂与外商企业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和有利因素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民族工业要发展壮大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019-05-22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