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文学成就 > 从《诗经》到唐诗 > 唐诗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10885573
下表《唐代文学家大辞典》中所列唐代文学家受教育及出身统计表(单位:人)

出身


教育类型
士族寒素小姓出身不明
官学7283
隐居教学61337
私人授学91394
学学848
私塾11

该表说明
A.教育呈现社会化的特点B.士族阶层垄断中央官学
C.官私学并行且互为消长D.地方精英致力文学创作
【知识点】 唐诗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写下“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从“六经皆史”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唐朝
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君主专制日趋削弱
C.地方割据日趋严重
D.人民生活日趋困苦
2020-10-14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
①《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诗,风格浪漫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
2021-08-30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现实影响唐诗创作B.唐诗真实还原历史现象
C.社会动荡有利文化繁荣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2022-11-21更新 | 1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