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 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87 题号:109175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
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
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
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
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
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
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
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
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
(4)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
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博取了一片天下……当和平到来,国家已经不再需要我们时,作为战士的我们得到了些什么?难道我们多年的戎马生涯就这样只能换来贫困交加吗?难道作为战士渡过了辉煌半生的你我,就甘心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悲惨凄凉吗?……兄弟们,现在是该起来对专制进行反对之时了!”

——1783年《一位战友致我军将领和士兵的公开信》


(1)材料一出自一封曾在美军内广为流传的匿名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封信要实现的目的。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一事件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华盛顿是如何应对这一事件的?

材料二   “短短数年,变化竟如此惊人。据闻,即使德高望重的人物也在无所顾忌地谈论君主政体。言论出自思想,再进一步即往往成为行动。这一步却是无法挽回和重大的一步!”“我虽已退出这个世界,但我坦率承认,我不能将自己置于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地位。”

——1786年华盛顿致约翰·杰伊的信


(2)材料二中所说的“变化”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对此华盛顿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材料三   “现在,距离我们重新选举一位公民来主持美国政府的行政工作已经不远了……所以,我觉得自己应当向大家表明,特别是因为这样做可能会使公众意见表达得更为明确,那就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谢绝将我列为候选人。”

——1796年华盛顿《告别辞》


(3)材料三中华盛顿的选择具有怎样的影响?以上材料体现出华盛顿的哪些优秀品质?
2020-04-02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
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公民掌握。’,
——伯里克利演讲词
材料三“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2火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护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犷长存。”
——1863年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
材料四“中国进化比较欧美还要在先,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过当时只是见之于言论,没有形于事实。现在欧美既是成立民国,实现民权,有了一百五十年,中国古人也有这种思想,所以我们要希望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乐,顺乎世界的潮流,非用民权不可。”
——孙中山演讲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基本的政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在根本目的上的区别。
(2)材料三中林肯所说“新的国家”后来在政治制度上有哪些创新之处?指出古希腊与美国在民主形式上的主要不同。
(3)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分析它与材料一、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5-03-31更新 | 3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先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此时,华盛顿还认为英国国王是有道明君,只要下情充分上达,英王就会支持正义,纠正内阁的错误。……不久,从英国传来消息,英王乔治三世在议会发表演说,要对北美殖民地按照“暴乱”罪实施镇压,用血和火来回答大陆会议的“致英王书”。 ……1776年2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
材料二:美国宪法不是制宪者们凭空设计的产物,而是在已有的法律、思想、文化及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宪法不是纯理论的产物,而是深深根植于当时社会的宪政文化土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之中。美国宪法形成的基础是综合性的,美国宪法基础的综合性为宪法的稳定性奠定了稳固的基石。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态度的前后变化和发生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宪法长期稳定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