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重农抑商” >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10926436
明朝廷对于一些比较有发展前途的生产部门,如丝纺织业和开矿业,往往采取限制生产和强制以低价收购的办法;对于盐、茶、酒等商品,都以禁榷的名义抽取重税;对于一般商品,营业有牙税,通过关卡有关税,到达市场有落地税。明代这些举措
A.冲击了个体小农经济B.合理规范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生产秩序
C.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D.表明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的重要方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西汉政治家贾谊反对“放民铸钱”,他认为:“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贾谊提出的“敛散之道”实际上是
A.规范铜钱铸造标准
B.调控货币流通数量
C.打击地方王侯势力
D.稳定商品市场价格
2019-06-26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
C.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2019-02-02更新 | 2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A.农产品实现了商品化
B.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C.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D.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2019-11-01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