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启蒙运动 > 理性时代的到来 > 启蒙运动的核心、内容和意义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10926674
古今中外历经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

                                                                              ——《庄子·天下篇》


(1)材料一的作者生活于哪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材料二   “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极富预言性地高喊: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

                                                         ——中央电视台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上)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哪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只是现在阳光才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才开始出现。”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恩格斯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材料四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变法通议》


(4)材料四代表的思想潮流是什么?这一思想潮流对中国社会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五   (五四运动)以专注于文化批判始,仍然复归政治斗争终。启蒙的主题、科学民主的主题又一次与救亡、爱国的主题相碰撞、纠缠、同步。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5)五四运动前后北京正在进行着的“文化批判”指的是什么?   

材料六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着重阐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观点,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3》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六中邓小平的讲话有何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以理性的利剑刺向封建制度的心脏-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启蒙运动者不仅攻击的目标十分明确,而且宣扬的中心也非常清楚,唯物主义成为启蒙思想的精髓,自然神论或无神论成为他们的最高信仰,科学及其运用成为行动的指南,自由、民主、博爱是他们政治的憧憬。卢梭代表小资产阶级思想,提倡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和民主共和制。伏尔泰提倡理性和理性王国,主张三权分立、君主立宪或开明君主制。恩格斯指出,启蒙运动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了国人们的头脑。它为法国大革命这次壮丽的日出拨开了迷雾,提供了理论武器,清理了场地,设计了蓝图。启蒙运动是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

——摘编自陈紫华《启蒙运动-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

材料二   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大事记

年代事件
1830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1832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
1848法国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61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1德意志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成为“思想文化上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政治变革发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2021-05-01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文学家薄伽丘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即问:“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别去盯着她们。”“可是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可他却令其父大感意外地说道:“父亲,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十日谈》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   恩格斯说:他(马丁·路德)破除了对权威的崇拜,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恩文集》

材料三   马克思说,(卢梭等)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马恩文集》


(1)从材料一中的两段材料能品味出其格调有怎样的变化吗?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两段材料对应的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对应着什么思想解放运动?它们产生了哪些历史作用?
2021-08-31更新 | 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是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是人人可以享受的。“自从人们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量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
2019-12-26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