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新文化运动 >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0975282
1916年,胡适将自己“文学革命”的主张写成《文学改良刍议》,寄给《新青年》,并发表在该刊第2卷第5号上。此文一登,轰动一时。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明令规定:小学教材一律采用白话新课本。这表明
A.文学革命取得明显效果B.新文化运动得到北洋政府支持
C.白话文为国人普遍接受D.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陈独秀在②创办了《青年杂志》
C.共产党在③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国共两党在④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2019-03-25更新 | 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某历史研究机构在研究中国近代史上某一运动时对该运动做出了如下描述,该运动
(1)是对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弥补了辛亥革命缺少思想启蒙的最大缺陷
(3)开启了由“价值重估”到“社会改造”的政治化转向
A.是中国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
B.铲除了封建正统思想
C.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平衡
D.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
2017-11-13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因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分荣誉”。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个人好恶影响历史评价B.历史真相难以还原
C.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D.全面评价历史事件
2021-02-08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