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探索与失误 > 国民经济的调整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8 题号:10997062
1962 年9月中共八届十次全会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社员可以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中央的这一规定旨在
A.进一步完善人民公社体制B.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偏差
C.保障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据统计,1957年,全国基建投资只有100亿元左右,而到1960年,基建投资却高达1112亿元,全国施工项目高达1815项,职工人数三年内(1958~1960年)增加了3000多万人。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一五”计划初见成效B.“左”倾错误得到遏制
C.工业体系趋于完整D.经济调整迫在眉睫
2021-11-06更新 | 2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962年7月7日,邓小平在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时提到:“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表明邓小平此时
A.肯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主张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C.主张打破单一的人民公社体制D.这是对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
2020-07-18更新 | 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世纪中国曾出现两次工业向西部内陆地区迁移的现象,一次在30年代中后期,一次是60年代后。这两次
A.都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B.都伴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C.都推动合理工业布局的形成D.完全由政府主导向西迁移
2020-11-12更新 | 3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