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11015475
1952年秋新中国开展了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的改革。以华东地区为例,调整后单科院校的比例上升至90%,单科院校中工科、农林、师范院校在高等院校中比例由调整前的15.3%、5.1%、5.1%增加到调整后的28.3%、15.1%,11.3%,在停办的系中,文科系居半数以上,达到62.6%新中国进行大学院系和专业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政治方向B.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人才需求
C.肃清英美教会对大学的影响D.建立具有苏联模式的大学体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下表,推断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
1957年中国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项目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钢产量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外国援助工程
总量1241亿元535万吨19505万吨150项
相比1952年增长67.8%增长28.6%增长近3倍增长24.8%增长19%

①“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苏联的大力援助   ④“三大改造”的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01更新 | 1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美国学者费正清评价说:“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一五’计划相当成功……就是同50年代大多数新独立的,人均年增长率为2.5%左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经验也是成功的。”,这一评论主要是基于
A.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基础奠基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逐渐确立D.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模式
2017-05-20更新 | 1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值平均年增长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2020-09-02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