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 题号:110710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 年1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我们建设和平:北大西洋区域的集体安全》的声明,把筹建北约一事公之于世。接着,杜鲁门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谈了北约问题,将此事与支持联合国、马歇尔计划等看作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王绳祖、刘同舜《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古巴导弹危机之后,不少人开始认为苏联在核恐怖平衡的条件下并不愿意挑起战争。拥有核武器后,法国认为自己更应当有权参与决定大西洋联盟核武器的使用计划,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用大量美元兑换黄金给美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美国总统肯尼迪表示:“欧洲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而有关中国、古巴和整个拉丁美洲的问题则要严重得多。这些问题对我们越来越重要。”1966年2月21日,戴高乐在新闻发布会.上曾说:“当形成联盟(指北约)的条件发生变化时,任何东西都无法使联盟保持……条约签订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执行措施在新条件下已经不能令法国满意。”1966年3月,法国从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中退出。

——孙一先《戴高乐时期法美北约危机的成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阐释北约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戴高乐讲话中“新条件”的具体内容,并指出戴高乐讲话的意图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


图一1965年发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邮票,全套共4枚,分别是:毛主席在著作;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八路军东渡黄河。
图二 1985年发行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邮票,全套2枚。
一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战”;另一枚“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
材料二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

图四:美国解决市场问题的棍棒:西欧国国主权
(1)与图一相比,指出图二中纪念抗战胜利的新视角,并分析影响这些新视角出现的因素。
(2)材料二中两幅漫画在该历史主题研究中有何相同的局限性?综合漫画三、四可以推知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有何影响。
2016-11-27更新 | 2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运用粮食武器主要事例(节选)

时间事件目的
1947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日本等国家运送粮食等农产品,促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巩固美国的政治领导地位。
1951实行共同安全法用粮食等农产品配合军事“援助”,作为实行侵略政策的工具。
1954国会通过第480号公法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粮食援助,力图使其在粮食上依赖美国,在国内外政策上受美国控制,并把它们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内。
1974通过“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以削减粮食等供应相威胁,要求苏联在中东问题上让步。
1980卡特总统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制裁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行为。

——据魏崇寿《关于美苏粮食贸易问题》整理

材料二   1960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在菲律宾建立了“国际水稻研究所”。1966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墨西哥成立“国际玉米和小麦政良中心”。这种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优良种子、化肥、农药等以提高作物产量,从而为民众提供食物,使其不至于投入阶级斗争,不触及现有的社会分配秩序和既得利益者利益的举措被称作“绿色革命”(区别于苏俄“红色革命”)。绿色革命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全球投资的稳定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孟山都、先锋等西方农业跨国公司获益颇丰),巩固了以西方技术占有者为中心的政治依附和利益流向。

——摘编自付会洋《农业的政治过程: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是如何利用粮食武器为其战略利益服务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绿色革命”的影响。
2021-03-07更新 | 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他1914年的国会演讲中,威尔逊说道:“这样一个发生在我们当中的分裂对于我们和和平思维将是致命的。而且还会妨碍我们作为一个强大的和平国家正当地行使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人时刻准备着在一场公正的调停中发挥作用,并以朋友而不是党徒的身份谈论关于和平与和解的建议
——选自《百度百科 伍德罗.威尔逊》
材料二 我深刻认识到我正采取的步骤的严重乃至悲剧的性质,以及它所包含的重大责任,但是我对履行自己由宪法规定的义务毫不迟疑。……世界应该让民主享有安全。世界和平应建立在政治自由历经考验的基础上。我们没有什么私利可图。我们不想要征服,不想要统治。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偿,对我们将慷慨作出的牺牲不求物质补偿。我们只不过是为人类权利而战的斗士之一。当各国的信念和自由能确保人类权利不可侵犯之时,我们将心满意足。在我们面前很可能有旷日持久的战火考验和惨重牺牲。把我们伟大、爱好和平的人民领入战争是件可怕的事。因为这场战争是有史以来最血腥最残酷的,甚至文明自身似已岌岌可危。然而权利比和平更宝贵。我们将为自己一向最珍惜的东西而战----为民主,为人民服从权威以求在自己的政府中拥有发言权,为弱小国家的权利和自由,为自由的各国人民和谐一致共同享有权利以给所有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全,使世界本身最终获得自由。为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我们可以献出我们的生命财产,献出我们自己以及我们所有的一切。我们满怀自豪,因为我们知道,这样的一天已经到来,美国有幸得以用她的鲜血和力量捍卫那些原则,正是它们给予她生命和快乐,给予她一向珍惜和和平。上帝保佑她,她别无选择。
——(美国)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1917年4月2日在国会的演讲
材料三 在二战后期,美国制定了一个以彻底改造日本的对日政策,这个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要从日本肃清军国主义力量,建立自由资本主义的制度,使日本成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分子,并承担对战胜国的补偿义务,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在远东战略格局中的障碍。……经过了美国国内各方面的争论,1948年10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了《NSC—13/2文件》,与1945年美国的对日政策相比,这个文件重点主要有四方面的新内容:一是主张减少日本的战争赔偿义务;二是主张尽快缔结对日本的和约;三是主张在美国的军事保护和经济援助下实现日本的复兴;四是对日本民主化改革的要求放低,允许日本按照自己的方法处理改革的其他事宜,《NSC—13/2文件》标志着美国战后对日本政策从惩罚到扶持的重大转变,从此以后,美国开始了扶持日本的势力。
——朱华《二战后美国如何改造日本》
材料四 (2012年)4月1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海军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美国亚太战略。这是继2011年10月,她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之后,再次诠释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希拉里国务卿的这次演讲和去年的文章内容基本一样,都是在为美国重返亚太吹风。希拉里说,从上任第一天始,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就对亚太地区不断增加的重要性予以回应。她本人上任后首次出访便选择亚太地区,这在美国外交史上是反传统之举。奥巴马总统已四次出访西太平洋地区,以全面推进“前沿部署”外交。亚太之所以成为“前沿”,是因为从印度洋到美国西海岸,有世界一半的人口,有美国 信赖的盟友,有中国、印度、印尼等新兴国家,还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贸易和能源线路。今日美国必须立足亚太,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泓佐《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考量》
(1)概括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其理由。
(2)结合有关史实,从国际关系角度,指出材料三中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实质,并简要分析该政策对日本的影响
(3)结合材料四和时代背景,你认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二战后以来美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其霸主地位的?
(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2016-11-27更新 | 2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