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文化类热点 > 中国梦·探索之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1124259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社会发生了各方面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自救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随着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先进中国人进行工业化探索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依据材料一归纳“独特发展道路”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众报业发展

时间与地点报刊名称创办人情况备注
19世纪40—70年代的广州、上海等广州纪录报、
万国公报等
西方传教士19世纪70年代后,中外报刊共有170多种,占同时期报刊总数的95%。《申报》开辟了文学专刊
1872,汉昭文新报艾小梅内容多为轶闻趣事
1895—1897,北京、上海等万国公报康有为不同于传教士创办之《万国公报》,后易名为《中外纪闻》
时务报梁启超等同期,康有为创《强学报》。
游戏报等李白元等刊小说、戏曲、诗词、散文等
1901—1903,上海等警钟日报蔡元培等提倡“抵御外侮,恢复国权”
中国白话报林白水刊有《黄黎洲》《说君祸》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大众报业的发展历程。

(3)依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分析1945年以后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前提与条件。
【知识点】 中国梦·探索之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年中华民国正式公布《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在精神上进一步革除了旧学制中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道德现。1920年在该学制进行修改的过程中,教育部通令,凡国民学校都废止使用文言教材,代之以现代文教材,至1922年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科书。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教育建设上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对教育机构与学校作直接的政治清理;第二,为工农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加快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第三,改革学制,制定试行新的中小学暂行规程,形成学校教育的稳态;第四,大力推行苏联教育学理论与教育经验。

——以上材料均摘自叶澜《“新基础教育”论》

材料三   1999年6日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8年小学净入学率已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为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至2.58%。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民国初期与新中国初期在教育变革上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及意义。
2019-02-02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侵华战争使国中逐渐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人纵横。

材料二   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迁: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材料三   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是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又是一个社会窗口。

——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三,指出“条约口岸”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与表现。
2019-07-11更新 | 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下是来自孟子的言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材料二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

——摘编自习近平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为政思想?为实现这一思想,他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2)从材料二“习近平讲话”可以看出弘扬儒家文化有哪些现实意义?

2018-11-23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