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内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1151414
明朝时,皇帝可以将奏疏留在宫中,不发给内阁票拟,也可以将已经票拟的奏疏留在宫中不往下发,被称为“留中”。这反映了
A.内阁丧失了议政功能B.丞相权力不断下降
C.皇帝与内阁矛盾尖锐D.皇权专制色彩浓厚
【知识点】 内阁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
2016-11-27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了明代
A.君主专制遭受短暂削弱
B.票拟权高于批红权
C.孕育了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2018-09-11更新 | 1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代内阁大臣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当时内阁
A.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
B.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C.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
D.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2019-05-18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