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0 题号:11157781
20世纪80年代,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被废除,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取代了集体统一生产和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取代了单一公有制,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大为松弛,小城镇化和农民异地流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这些措施
A.使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B.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必要的资金
C.解放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D.彻底改变了城乡经济的二元体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1953年至1956年,我国政府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20世纪80年代,又在农村大力推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两次调整都是为了
A.改变土地所有制B.适应工业化建设
C.改变农村落后面貌D.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2021-05-09更新 | 1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978年,安徽遭遇特大旱灾,安徽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个人,谁种谁收。当时各地生产队普遍实行“包产到组”,而凤阳县小岗村的干部与大部分户主商量后,决定“包产到户”,甚至“包干到户”。材料体现了
A.基层民众的创造性B.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C.政府决策的预见性D.生产经营的规模化
2021-05-08更新 | 2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从1979年至1986年,市场在中国农产品价格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985年国家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扩大市场调节,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8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达到3947亿元,比1979年年增长了两倍多。由此可以看出
A.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
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的改变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2020-10-29更新 | 1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