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11231692
下表为不同史籍对中国古代同一问题的历史叙述
“(上)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日: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日:'俭年少,或不尽忆。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日:‘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南齐书》
“伏闻天圣以前,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寇准持之尤力,故南方士大夫沉抑者多。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及绍圣崇宇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复有沉郁之叹。”陆游《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

A.政权中心籍贯分布稳定性强B.政权中心逐渐出现南人化的趋势
C.文化中心南移引发政治中心南移D.南方土人备受重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袁伟时教授指出:“现实环境也会刺激历史研究者的思考,影响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对史料的选择和分析。”他强调历史研究应当
A.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
B.服务于当代社会的需要
C.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
D.通过不同手段认识历史
2017-12-31更新 | 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据东汉班固《西都赋》载:“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东西)九市开场,贷别隧分。……自未央而连桂宫,北弥明光而宜长乐。”当代学者据考古发掘绘制了下面汉代长安城遗址图。如上述两则材料同时被用来研究汉代城市,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能够完整反映历史信息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的成果与文学作品互证历史
2017-04-01更新 | 1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青铜器何尊,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其底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祭祀武王等事件。其中“宅兹中国”是日前已知“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据此可知
A.“中国”最早的地理位置可能在洛阳一带
B.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流域下游地区
C.“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民族概念
D.青铜器何尊铭文是完全可信的第一手史料
2019-12-17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