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的胜利 > 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1124407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猪鬃贸易在近代长期处于洋行控制之下。二战中,美国政府不仅把猪鬃列入战略物资A类,甚至把猪鬃看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猪鬃还是中方抵偿苏联和英美等国援华贷款或物资的重要战略物资。日军强迫农民将猪鬃交予军方,还以高于国统区4倍的价格走私猪鬃。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规定对各地猪鬃从价格、收购、储存、运销等多个方面进行管制,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猪鬃的外运。尽管统制政策产生垄断,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兼顾了行业商人的利益。而且中国方面与苏、美、英直接贸易,不再需要居间谍利之洋行,昔日煊赫一时的洋行销声匿迹。为保证鬃质,一批优良的改良猪也在大后方开始推广。1945年10月,对猪鬃的贸易管制结束,自由贸易得以恢复。

——摘编自陈岗《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猪鬃的外贸统制》等


(1)根据材料,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统制猪鬃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猪鬃统制政策的影响。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里制度在清代有许多方面的变化。明代的保甲还未形成全国范围的乡里组织。到了清代,随着顺治至雍正、乾隆再至嘉庆诸帝的倡行和推动,以及李光型、包世臣、于成龙、袁枚等一大批保甲制度的热心者甚至力行者,使得保甲成为清代乡里制度中最为核心的制度,从而得以普遍实行。清代保甲对常住人口的流动进行严格管理,如在对乡里社会进行编甲后,“定更后,禁止夜行,如生产急病请稳延医之类,经保甲长验明给予夜行牌,方准放行,回时即将讲牌缴回”,若有造假、作弊,将予以定罪。对流动人口也严加约束,即便是乞丐也要实行编甲。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材料二     真正代表民国以来乡里制度民主制的最为突出的是陕甘宁边区。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里制度可分为乡镇、村二级制,“乡镇”一般设专门的行政机构,而“村”一切事情由村群众大会讨论处理。乡正式成为一级权力机关,人民成为它的主人。民众参与政治,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边区,“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的地位”,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政府倡导乡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耕种,增加农业生产,组织春耕秋收运动”“保育儿童”“抚恤老弱孤寡,救济难民”“发展民众教育,消灭文盲”。

--摘编自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乡里制度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乡里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0-04-27更新 | 3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人类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价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梦”):“它是让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生活得更好、更富裕的梦想,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并取得相应成就”。
——1931年,美国历史学家亚当斯代表作《美国世纪》
材料二   我的这个理想主要来源于美国的梦想。我梦想将来有一天我们这个国家挺身屹立,真正实践它的这一信条,即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所有的人生来平等。
——1963年,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三     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实,从天下为公的“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现的“幸福梦”,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易中天《中国梦》
(1)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在近现代历史中,美国通过哪些制度创新实现了“美国梦”?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梦想诉求是什么?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发展状况简要分析。
(3)据材料,指出美国梦和当代中国梦的共同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840至1949年,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过哪些探索和抗争?
2016-11-27更新 | 12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近代以来,殖民活动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商业城镇几乎都和奴隶贸易相关。利物浦是奴隶贸易中心,利物浦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振兴了棉都曼彻斯特。工业化时期,殖民地是英国的主要出口对象,英国向殖民地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0%,英国的出口以工业品为主,英国产的棉纺织67%出口到殖民地,纺织业是决定英国经济的“台柱”。殖民地对西方国家有“社会安全阀”的功用,工业化期间,欧美农村人口移往城市,城市人口过剩危及社会稳定,几千万过剩人口移居殖民地,减轻西方国家人口压力,提高了国内工资率和就业率。

——摘编自葛正鹏主编《西方经济史论》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殖民地对于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

1924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帝废约运动。“不平等条约”,作为一个被赋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在此前报刊上使用不多,此后广为传播。
苏联宣布放弃原沙皇俄国的在华租界。
1927英国水兵在汉口杀害庆祝北伐胜利的群众,激起大规模反英运动,国民革命军和工人纠察队进入英租界,实行接管。此后,九江英租界也被收回。
1941日本对美国、英国宣战,日本占领各国在华租界。
1943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收回租界的历史过程。

材料三   万隆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历史上,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情况下欢聚一堂,讨论自身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印度总理尼赫鲁评价说:“亚洲今天不再是被动的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亚洲了。今天的亚洲是有活力的,亚洲是充满了生气的”。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迅速发展,从1956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非洲共有33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被称为“非洲年”。同时,亚非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确定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合作方向。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
2021-02-12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