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1371002
下图是发掘于河南南阳的汉代画像砖,此类汉代画像砖已在河南地区有较多发现。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汉代
A.农耕中已经普遍使用畜力
B.出现可控制耕土深浅的犁
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厚
D.农业集体耕作制度出现新形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关于《诗经》中《硕鼠》的创作背景,王符在其《潜夫论·班禄》中这样说道:“履亩税而《硕鼠》作。”桓宽在其《盐铁论·取下》也持同样的观点:“周之末涂,德惠塞而嗜欲众,君奢侈而上求多,民困于下,怠于公事。是以有履亩之税,《硕鼠》之诗作也。”材料中的“履亩税”出现的根源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诸侯国君生活奢侈
C.周王室衰微
D.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2017-08-18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国策·晋语》:“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令其子孙将牛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人之化也,何日之有。”这从侧面表明
A.战国时普遍使用牛耕B.范中行氏不体恤民情
C.牛耕尚未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D.铁犁牛耕始于春秋
2021-05-01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表是我国从汉至隋江南稻作农业的相关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史料出处
“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史记平准书》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地理志》
“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晋书地理志》
“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隋书地理志》

A.农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B.江南农业耕作方式粗放
C.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019-05-15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