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6 题号:11468432
明正德、嘉靖年间松江府人陆楫在《蒹葭堂稿杂著》中有反对政府当局“禁奢”政策的短论:“论治者类欲禁奢,以为财节则民可与富也。……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醞,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烧火做饭)者不知其几。”这反映出晚明时江南地区
A.封建小农经济已经趋向瓦解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显著增强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D.崇富逐利成为当时社会风尚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崇祯本《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云:“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从中可以提炼出息有
①明代徽州经济活动频繁,社会风尚也随之改变②明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③明朝中后期某些地区商人社会地位发生显著变化④明朝科举考试已不受重视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
2020-12-28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B.重农政策的影响加深
C.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D.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2021-03-20更新 | 1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明代时,吴地的富有家庭多将太湖边洼芜土地,因地势改为鱼塘和可耕地,并在田堰边角种植果树、蔬菜,所得收入较一般的单一农作物种植高出许多。这说明该地区农业
A.出现地域性经营特色
B.坚守男耕女织传统
C.向着商品化方向发展
D.盛行雇工劳动制度
2019-06-11更新 | 3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