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6 题号:11475027
晚清以来,商人群体不断壮大,商人将自己的经商与国家富强相联系,认为“商业无论巨细,皆与国家有密切之关系”,并由此生发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有人甚至认为经商的人具有“天下最有活泼的精神,最有发达的能力”。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政府正式放弃重农抑商的国策B.晚清以来中国的商业十分繁荣
C.商人的社会地位已经显著提高D.社会转型时期商人群体的觉醒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嘉兴的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民可七千余家,不务耕绩”。濮院镇人“以机为田、以梭为耒”,而吴江的盛泽、黄溪的居民更是“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这表明,明朝江南的某些城镇
A.以织棉为生的机户不断增加B.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C.经济作物生产的日益专业化D.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2020-09-01更新 | 4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行会制度是中国古代城市中的主要经济组织之一,自隋唐以来,一直存在于手工业的发展之中。“各行有各行的隐语,非外间人所能知晓”,违背这种行规的同业者得不到行会的保护。行会此种做法
A.限制了手工业技术的创新B.加剧了手工业行会间的竞争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要求D.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2021-11-20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朱元璋即位之初,“严私铸之禁”,甚至将严禁私铸铜钱一项载入《大明律》。此后不久下诏:“凡私铸铜钱,准许作为废铜送至官府,官府每斤给制钱一百九十文(官方规定铸钱每斤160文)偿之。”这一变化
A.反映出铜矿资源的丰富
B.表明私铸法令被严格执行
C.说明私人冶铸获利丰厚
D.客观上鼓励了私人铸钱
2018-01-27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