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114799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同法制、人治是对立的……“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指出材料一中“法治”的本质,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落实的?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3)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的民主政治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政府的政治改革是地方政治人物的参政热情日益高涨,同时经济新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物欲,促进了兴办实业的浪潮。但清政府在但清政府在铸币、路权上的新政举措却使地方相关群体十分不满……辛亥革命要在全国取得成功,单靠孙中山深刻的革命思想和他领导的中国罔盟会起义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大背景的配合,而清末新政在教育与舆论等方面的改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材料二“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变,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謇全集•追悼孙中山演说》

材料三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主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四云南省福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材料四所反映的这部法律对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影响?

2018-02-08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外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这时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三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四   中国特殊模式的民主是以信任为连接纽带,以自上而下的政治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为结构特征的“纵向民主”,是一种有别于以往西方所走的民主(“横向民主”)道路,使中国稳定转型,避免了以往西方为走向民主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美国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分别展示了古代东西方哪两种政治体制?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简析图2所示政治体制的成因。
(2)根据图1、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美政治模式在形式上的共性,及在本质上的区别。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和近代西方在民主政治形式上的不同。
(4)根据材料四,概括约翰·奈斯比特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制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2021-08-24更新 | 11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要求。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晚年的秦始皇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行踪诡秘,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摘选自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朝议”制度的得失。

材料二   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各抒己见的场合,决定的都是关系重大的事务。如果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那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但是,集体决策并且是大范围内的集体决策,盲目性是不可避免的。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灾难性的决定。

——摘编自百度百科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公民大会具有哪些特点?

材料三   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

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摘选自《美国国家概况》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的构成体现了什么原则?简析其意义。

材料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
(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你对国家议政制度的看法。
2020-01-17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