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土地制度的演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6 题号:11494052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礼崩乐坏的局面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制度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知识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②农民土地所有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之一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的经济基础
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制在中国立即消失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9-04-26更新 | 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大清律例》规定: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一规定使得原本集中的土地化整为零,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
A.大户人家人口繁多
B.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世家大族纠纷不断
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2016-12-12更新 | 1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精耕细作的传统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人口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2016-12-12更新 | 6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