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20 题号:11533902
南朝初期,江淮地区“土多稻田”。为了“尽勤地利”,朝廷令“自今悉督种麦,以助阙乏”。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代田法B.高产农作物C.筒车技术D.稻麦二熟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国语周语中》中说:“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意思是说公田埋没在杂草丛中,庄稼熟了也无人收割。究其根源在于:
A.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B.劳动者更关注私田
C.井田制度日趋衰落
D.国君权威一落千丈
2019-05-07更新 | 5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西汉时贾谊也描述说:“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上述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宗法和血缘观念的淡化B.政府增加了赋税和兵源
C.井田制瓦解,私田确立D.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2022-09-28更新 | 5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表所示是日前出土的13幅东汉时期的牛耕图画像石(包括2幅壁画)分布情况。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西安、陕北
山东滕县、邹城
山西平陆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面)
江苏泗洪、睢宁

A.北方牛耕较南方更为普遍B.牛耕技术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C.犁耕技术出现多样化趋势D.精耕细作农业已经走向成熟
2021-12-07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