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贸易组织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7 题号:11554600
历史长河中的桥头堡,往往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对桥头堡的解读,有助于辨识社会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有其多方面的内在依据。既表现为政治上明确归属、实现统一,军事上疆域稳定、边防巩固;也体现于民族关系上和平往来、融洽相处,经济上内地与边疆相需相靠、联为一体。而这一切必得在排除了游牧民族可以随时任意杀掠中原人民、践踏蹂躏先进封建文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长城防线都起着桥头堡的作用。

——整理自曹大为《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

材料二   日本对外扩张战略的发展过程表明:中国问题的解决是顺利实施南进的基本前提条件。随着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等国已被德国囊括西欧的侵略成功弄得手忙脚乱。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夺取南方丰富的战略资源以解决中国战场问题。随着战争形势的进行,美国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194172日御前会议确定加紧进攻中国,作为南进战略桥头堡。

——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整理

材料三   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浦东,作为带动长江流域整体经济起飞的桥头堡。这是个重大转变,把上海这个长江流域的龙头开放了。这意味着第一,开放战略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开放走向了经济繁荣地方的开放。第二,关于浦东开发,中央1990年宣布了10条优惠政策,主要提出了金融和商业等第三产业上的开放。这些行业过去一般不让外商涉足。

——整理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阅读材料一,有关长城的桥头堡作用,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北方的长城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间一道鲜明的壁垒。②长城的修筑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对外交往。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军加紧进攻中国,作为南进战略桥头堡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开发开放浦东作为桥头堡的内涵。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21世纪初中央采取的下一步开放战略。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状况,往往与其政治经济政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顺治十三年六月,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省督抚提镇曰:“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谕“福建、浙江、广东、南京四省近海处各移内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食之粮,饿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

——摘编自《榕城纪闻》《清世祖实录》

材料二   1600年英国建立海外殖民贸易的特许公司东印度公司,它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许可。公司共有125个持股人,资金为7.2万英镑,是英国向海外扩张殖民势力的工具。随着自由竞争与自由生产的发展,英国政府废除了一系列阻碍经济发展的旧法令,受政策法令的影响,东印度公司于1874年1月1日解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其实,“关”也罢,“世”也好,都是把中国的经济与政治更紧密地与世界捆绑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捆得好,这条纽带可以增强中国经济的实力;捆得不好,就会成为吸噬中国血液膏脂的大通道。一般认为入关是中国经济发展必要的冲击,短期可能会冲击,但长远来看,则会加速中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全,促进中国的发展。

——邵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弊再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颁布禁海令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印度公司解散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面对入世带来的冲击。
2019-10-07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抵抗力量,统一全国。……早在蒙古族大汗时期,其上层贵族经常以回回商人为中介,替自己谋取利益。对于既能招财进宝又能扩大朝廷声威的航运贸易,当然就格外重视了。……公元1277年,元世祖在攻占浙、闽,初定江南后,即招降并重用在海外有广泛影响的南宋泉州提举市舶使兼大海商蒲寿庚,并设置海外诸蕃宣慰使。次年八月,他又下诏中书省,通过唆都、蒲寿庚等人向海外宣布:“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于是,占城、马八儿国首来通商,其他诸侯国次第效之,元代互市遂臻于盛。

——摘编自孙光圻等著《中国古代航运史》

材料二 在15年之久的谈判过程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包括关贸总协定)的三条原则:第一,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参加是不完整的;第二,中国要参加,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第三,中国加入这个组织,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19949年(中国)在外贸、外汇、税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大幅度降低了近三千种商品的关税。1995年6月3日,中国成为WTO观察员。010年9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十八次会议在日内瓦通过了中国“入世”议定书及其附件和中国工作组报告书。

——摘编自李安增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元代和当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异同,并简要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2020-09-01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商人组成商业公司,当时出现的“孔佩尔”和“毛恩”股份集团,阿尔贝蒂、佩鲁齐和美第奇等大银行和大公司是杰出的代表。当时商人群体中流行的格言是“尽量不要使你的钱成为死钱”“行动迅速是财富的母亲”。西欧商人为了国际贸易的便利,组织商业公会,建立国际市集和国际市场。文艺复兴中后期,西欧商人积极参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充当了西欧封建庄园体制的挑战者和掘墓人。

——摘编自陈华东《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商人》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合理利用世界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19万多件。这期间,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货物贸易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一位,服务贸易从世界第十一位上升到第二位,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摘编自环球网《在20年节点,回顾中国加入WTO历史性时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商人的经营特点、形成原因及其社会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末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意义。综合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角色定位。
2022-05-26更新 | 2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