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1590778
关于康熙年间内府铜活字的去向问题,长期以来,学界的定论是这批铜活字用于铸钱,主要依据是乾隆本人的诗注:“京师钱贵,遂请毁铜字供铸,从之”。然而有学者在清宫档案中发现,掌管修书处的和亲王用铜活字为自己府中和宫中都铸了铜陈设、铜炉、铜狮等,所以乾隆有口说不出。后又有学者据军机处上谕档,认为是乾隆同意和亲王奏请,用铜活字铸造了雍和宫三世佛。这说明
A.尽可能占有史料的目的是推翻史学界已有的历史定论
B.只有认识不同史料的价值,才能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
C.尝试多渠道获取有关史料,才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
D.利用多种史料,形成对历史问题更全面更丰富的解释
【知识点】 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商代自盘庚迁殷以后,铸铭铜器增多……商代铜器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西周是青铜器铭文大发展时期,铭文的内容、形式、数量、书体等方面都较以前有很大变化。通过这些铭文资料我们可以
A.还原商周政治制度B.证实西周文化发达
C.了解商周文字演变D.研究郡县制的起源
2022-02-17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朝建立之初,推行户贴制度。对下面两则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实录为正史,记载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B.户帖为一手史料,可直接还原全部事实
C.两则史料均是口述史料,更具有历史真实性
D.两则史料可以互证明朝初年实行的户籍制度
2023-01-13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当时报纸关于何方挑起事端有不同的报道。由日本人所控制的《盛京日报》认为,“北大营兵(东北军)炸毁南满路导致南满各地成战场澈(彻)夜而闻炮枪轰轰隆隆”;而中国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则认为,“日军昨晨强占沈阳自毁满铁路轨诬我军所为藉口寻衅”;民间报刊《申报》则刊载题为《日军大举侵略东省》的文章,里面描述道:“十八日下午十一时,驻南满线日军四十名,突将皇姑屯北宁铁路拆毁,开始军事行动。”1932年10月,国联公布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指出九八事变是日本“一种精密预备的计划”,确认是日本挑起的事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历史事实错综复杂,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B.时间越是久远,越容易发现历史的真相
C.立场会影响判断,但历史真相不会改变
D.第三方的调查比当事方的描述更为客观
2021-06-28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